桃竹苗(桃園、新竹、苗栗)地區的「幸福願景」與「施政藍圖」主要圍繞著區域共好、產業升級、交通優化、智慧城市與宜居環境等面向展開。各縣市在施政上雖有各自的重點,但也積極透過跨縣市合作平台,共同推動區域發展。
桃竹竹苗區域共好:通勤與交通
桃竹竹苗四縣市共同推動的「桃竹竹苗通勤月票」是區域共好政策的重要里程碑。這項月票方案整合了台鐵、YouBike、市區公車、公路客運、國道客運等多元運具,大幅降低了通勤族的交通成本,並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,以期達到紓解交通壅塞、減少碳排放的目標。這也體現了透過區域治理平台,共同解決跨縣市交通問題的決心。
桃園市:智慧永續與國際級城市
桃園市的施政藍圖著重於打造宜居、永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。主要施政重點包括:
交通與公共安全: 持續推動交通路網建設,完善大眾運輸系統,並強化公共安全。例如,除了機場捷運,也致力於提升公車路線與班次密度,並規劃市府闢建快速道路。
智慧城市建設: 積極推動各項智慧城市應用,提升市政服務效率與品質。
青年教育與就業機會: 投入資源改善校園軟硬體設施,解決學校總量管制問題,並提供更多青年就學與就業機會。
婦幼健康與照護: 完善婦幼健康照護體系,提升社會福利。
空間改造與觀光: 規劃鐵路地下化後的路廊,打造都市綠園道;將海岸線打造成珍珠海岸廊帶,並爭取北橫國家級風景區,活化觀光資源。
產業多元化: 提升產業的智慧性與多元化程度,掌握國際淨零碳排趨勢。
新竹市:安居科技城與幸福日常
新竹市的施政藍圖以「讓幸福成為日常」為目標,致力打造年輕人敢生育、孩子安心就學、長者樂活幸福的「安居科技城」。主要施政方向包含:
基礎建設: 持續推動交通建設,例如慈雲路廊交通改善計畫,以及關埔地區空橋的興建,以紓緩科學園區周邊的交通瓶頸。
宜居永續: 強調城市治理、環境品質、永續建設等面向,致力於打造永續宜居的城市。
教育文化: 投入教育資源,提供學子優質的學習環境。
交通暢行: 積極改善市區交通,提升大眾運輸便利性。
社會福利: 強化各項社會福利政策,照顧市民福祉。
國際交流: 積極參與國際交流,提升城市能見度。
產業發展: 配合「桃竹苗大矽谷計畫」,積極整備都市及產業發展用地,推動「竹科X計畫」,活化中油油庫並提供建功高中擴校用地。
幸福願景:科技首都‧幸福竹縣
新竹縣以其獨特的「三高城市」特質(出生率高、收入高、學歷高),持續擘劃並推動「科技首都‧幸福竹縣」的願景。
新竹縣的幸福願景,旨在平衡科技發展與生活品質,讓縣民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,也能享有高品質的生活。這項願景的實踐,體現在以下幾個關鍵面向:
經濟與就業的領先地位:新竹縣持續在「經濟與就業」指標上表現出色,致力於創造更多高品質的就業機會,吸引人才進駐,並推動產業升級轉型。
高品質的生活與現代化:透過基礎建設的完善、智慧科技的應用,提升縣民的生活便利性與舒適度,打造現代化的城市面貌。
全齡友善的社會福利:特別關注青壯年成家立業、父母及孩童的需求,推動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,結合智慧科技的照顧系統,實現「老中青幼通通照顧」的安心幸福城。
施政藍圖:四大主軸齊頭並進
新竹縣政府以「拚經濟、重文教、享福利、樂安居」為四大施政主軸,並響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各項政策中。
1. 拚經濟:引領產業升級,創造就業機會
科技產業創新:持續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,吸引更多創新企業與人才進駐,強化新竹作為台灣科技重鎮的地位。
多元產業發展:除了科技產業,也將支持農業、觀光等多元產業的發展,提升整體經濟的韌性與活力。
改善投資環境:優化招商引資政策,提供更友善的投資環境,吸引國內外企業在新竹縣紮根。
2. 重文教:深耕教育沃土,培育未來人才
教育資源挹注:持續投入教育資源,推動科技教育、雙語教育以及十二年國教精緻化,為學齡到青創提供豐沛資源。
數位學習與創新:鼓勵將數位科技融入教學,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作能力,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。
文化藝術推廣:活化地方文化,推動藝文活動與場館建設,豐富縣民的精神生活。
3. 享福利:建構完善社福網,照顧全齡需求
友善托育與育兒:提供多元且優質的托育服務,減輕年輕父母的育兒負擔,鼓勵生育。
長健長照體系:深化長者照護與健康促進,結合智慧科技,打造安心的銀髮生活。
青年參與與發展:重視青年意見,透過青年諮詢委員會等平台,讓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,為縣政帶來新活力。據統計,青年諮詢委員會已提出多項提案並獲得相關局處採納,顯示青年發聲的影響力。
4. 樂安居:打造宜居環境,提升生活品質
交通建設優化:持續整頓交通問題,改善道路品質,推動智慧交通系統,讓用路民眾暢通無阻。
環境永續發展:加強環境保護,如捍衛安心水源、強化鳳山溪稽查監測等,確保潔淨的生活環境。
智慧城鄉建設:運用智慧科技提升城市管理效率,如智慧路燈、智慧防災等,打造更安全便捷的居住環境。
展望:持續前行,邁向永續榮景
新竹縣的施政藍圖,是一個動態且持續演進的過程。縣府團隊將秉持「穩健推進、用心回應市民期待」的原則,持續檢討與調整施政方向,以因應社會變遷與縣民需求。未來,新竹縣將持續:
深化青年政策:提升年輕人的競爭力,打造更令年輕人嚮往的城市。
推動智慧化應用:將AI、大數據等新興科技應用於各項縣政服務,提升效率與便利性。
強化跨域合作:與鄰近縣市、中央政府以及民間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,共同推動區域發展。
苗栗縣:慢城創新與永續發展
苗栗縣的施政藍圖則著重於永續發展、觀光推動與在地特色活化。主要施政面向有:
永續發展: 研訂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,推動水土資源永續利用、生物多樣性保育,並推廣永續發展教育,打造安全的、生態的、繁榮的智慧城市。
產業與觀光: 從以農立縣走向觀光科技大縣,積極招商引資,形成科技廊帶。同時,結合青年農創與文創,推動地方創生,打造國際雙慢城。
基礎建設: 強化基礎建設,例如頭份地區的各項建設,包括糧倉修復再利用、市場改建、圖書館與長青學苑新建、公園綠地活化等,並爭取頭份第二交流道以紓解交通壅塞。
社會福利與族群照顧: 完善縣內社福照顧,並重視族群間的均衡發展。
環境保護: 提升環保設施效能,推動淨零碳排政策,打造淨零家園。
總體而言,桃竹苗地區的「幸福願景」與「施政藍圖」展現了各縣市在各自優勢基礎上,透過區域合作,共同面對挑戰並追求全面性發展的企圖心。從交通、產業到生活環境,都希望能為居民打造一個更便捷、更宜居、更具競爭力的生活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